统筹发展与安全,是新时代矿山行业面临的一道“必答题”。为提升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综合监测、风险早期识别和预报预警能力,四川省安全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四川省安科院)会同四川安信科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安信公司)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运用“专业化+信息化”手段,创新构建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推动矿山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从“单一模式”向“点面多维融合”提质增效。
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示意图
走进攀枝花中禾矿业有限公司露天采场,半空中传来一阵“嗡嗡”声,一架无人机正开展定时巡查。一旁的智能监控及应急指挥中心,四川省安科院会同四川安信公司的专家们正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一起,对照监测预警系统实时监测数据,进行安全风险会商分析和研判。
“我们创新构建了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单一、数据覆盖不全、交叉融合不够、场景适配不强等实际问题。”四川安信公司总经理助理黄惠勇告诉记者。
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探索多维监测手段在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融合应用,是基于“点—面”监测策略研发的一套高效预警技术体系。
记者在采场作业区看到,“北斗+”监测系统有序布设在矿山边坡关键风险点位,对表面位移、内部位移和雨量、风向及爆破振动等实施监测。矿山边坡正对面布设了数字阵列形变监测雷达系统,可实施亚毫米级、大范围、连续实时监测,用于预警预报矿山边坡面域涉及的位移、形变风险。无人机自动巡检系统同步在矿区开展定点、定时或突发状况巡查,动态核查风险隐患。通过点面融合数据一体化采集,获取矿山全方位、全过程、全要素海量数据,实现对矿山的高陡边坡、尾矿库、排土场以及地灾滑坡等高危体的整体稳定性动态评估。
四川省安科院和四川安信公司专家会同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开展安全风险会商分析和研判
“该技术体系实现了从‘精准识别—数据反馈—分析研判’的全过程、全链条监测预警功能。”黄惠勇向记者展示了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综合研判日报、周报、月报,上面详细地记录了监测数据、预警情况、研判结论和工作建议。
该技术体系采用点面融合的综合研判预警机制,通过智能AI算法和专家团队深度挖掘数据价值,利用不同时空获取的监测数据,推演风险源变化趋势,综合分析研判风险趋势,实现对重点区域、关键环节重大安全风险的早期识别和精准研判。
“更智能,更全面!”攀枝花中禾矿业有限公司矿长黄光灿介绍说:“这一套系统能对我们生产现场的安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如果遇到异常情况,边坡雷达会实时报警,无人机会立即启动自动控制飞行到事发地点进行查核,方便我们及时精准识别和研判风险,既提高了隐患排查治理效率,又促进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提升。”
目前点面融合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技术体系已在四川、西藏等地的相关矿山企业成功探索,累计采集和分析数据100余万条,正逐步向陕西、广东、海南等地推广运用,并同步深化在地质灾害防治方面试点运用。
【编辑:吴若霞】